大宗商品产业链企业怎样实现价格风险管理

回顾过去的四十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期货市场也经历了飞速地发展。随着2023年底期货品种注册制的全面落地,期货市场的总品种数攀升至131个,涵盖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这些丰富多样化的期货品种不仅交易活跃,而且在品种丰富性上也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选择。金融衍生工具的逐步融合,使得市场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参与者也从简单的供需双方扩展到多元化主体。

2020年1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财评规〔2020〕8号),为国企和央企规范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供了明确指引,进一步推动了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2023年8月《期货和衍生品法》的正式实施,更是为期货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期货市场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如《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的修订和完善,为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的陆续推出,大宗商品产业链套期保值工具将逐渐完善,形成闭环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善用金融工具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复杂度、透明度和不确定性都在增加,期货市场对大宗原料及产品的市场价格影响日益显著。面对这一趋势,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图片

对于大宗商品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而言,期货不仅仅是一项风险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战略资源。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商业模式、经营管控方式和经营效率来决定是否使用期货,以及如何使用。

一般来说,企业想打造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套期保值,基本脱离不了以下几点套保策略:
1.针对合同的套期保值。比如锁价订单套保,主要适用于企业与客户签订长期销售合同后,通过在期货市场买入或卖出相应的大宗商品期货合约,以锁定未来的采购成本或销售价格,从而确保加工利润的稳定。这种策略在锁定售价后再到期货市场锁定成本的模式中非常常见,且效果显著。
2.针对库存的保值。当企业面临库存过高或过低的风险时,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入或卖出操作,以调整库存水平。例如,当预测市场价格将下跌时,企业可以卖出期货合约以减少库存;反之,当预测市场价格将上涨时,企业可以买入期货合约以增加库存。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市场波动,保持库存稳定。
3.针对产能的保值:在市场出现机会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虚拟工厂”等方式,在期货市场上锁定未来的加工利润。这种策略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市场洞察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以把握市场机会,实现产能的有效利用和利润的最大化。
4.基于市场判断的战略套保。这类情况下,主要由企业期货部门用一部分资金,根据自身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做趋势性交易,以获取额外的盈利,一般规模较小。这种策略通常与企业的现货业务密切相关,旨在通过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或增加整体收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策略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企业需要谨慎评估风险,确保在可承受范围内进行交易。
总的来说,这些套期保值策略各具特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运用。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套期保值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图片

此外,开展套期保值不仅要求企业具备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还需要多个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协作。如:采购、销售、市场(研究、定价)部门要深度参与,财务(资金、会计处理)、审计(风控、合规)、企业管理(合规、风控、考核)、生产管理(排产)、人力资源(考核)等部门,也同样要参与、要了解。

因此,为了确保期货交易活动的合规性和稳健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发表评论